close

陽明後山美麗花園古道秘境   :岳峰古道探索隊隊長     2004.4.16

台北縣三芝鄉位於台灣最北端微偏西的地方,西南與淡水毗鄰,北東境接石門鄉,南境以竹子山脈為界與台北市相隔,西北面沿海,全境面積65.99方公尺,背山面海,風景綺麗地勢丘陵起伏,除臨海狹小區域較平緩外,其餘均是山坡地,境內溪流匯集,有大屯溪,八連溪,陳厝坑溪,埔頭溪,菜公坑溪等,地勢由西向東增高至竹子山脈鄉界為海拔一千公尺左右,大屯火山群由十多座火山錐所組成,如竹子山,七星山,菜公坑山,小觀音山,大屯山,面天山,烘爐山,因火山噴發的溶岩流至三芝與石門分界的鄰山鼻,形成特殊的岬角地貌,主要平原分佈在西北方.,地形由竹子山,小觀音山,菜公坑山,烘爐山,面天山等向西北噴發的火山碎硝所形成,因離火山中心點較遠,在海拔二百公尺以下的地方地勢較緩,向海緩緩傾降的火山斜坡地形,溪川流路在中下游展開形成沖積扇,接近海岸則越平緩開闊,溪谷兩岸墾闢水田呈現美麗的梯田景觀,八連溪下游較平緩開闊地有一“古井頭”的地方亦是社寮港與後厝港的中心點,集地形與交通優勢逐漸成為市集交易點,街屋聚集,街道的擴散是三芝鄉早期最熱鬧市集聚落,最後成為三芝鄉的行政中心。

十六世紀前, 芝鄉境是凱達格蘭平埔族小雞籠社零星聚落,地境蠻荒森林蓊蘙古木參天,山豬成群動植物生態豐富,它們捕魚,狩獵,旱耕,砍木為材,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據傳明代時期三芝海邊出現了數艘魚船,這些魚船是由一個叫水口的地方靠岸,他們是來做鹽,,糖的交易,卻也驚動此地小雞籠社的住民,從此整個小雞籠社聚落生活開始有了微妙的變化。

台灣從鄭成功復台到清代初期,在台的士兵傳遞訊息給家鄉的親屬,透露台灣是一處很有潛力,前途光明可賺錢的地方,所以清廷當政後就出現一波波大批不顧生命危險的漢人來台墾荒,清代雖然在淡水河八里 坌設立正口,讓經過申請獲准的人民入台,但嚴苛的管制誰願意由正口來呢,在鼻頭角燈塔的指引下,三芝鄉的水口就是偷渡客登陸的最佳缺口,而鼻頭角登塔就是漢先祖開發三芝的一箋明燈,最初來三芝開墾拓荒的要算是來自福建泉州,汀州府人仕,拓荒過程中以汀州永定縣江士學,江正安兄弟功勞最大,在八連溪下游還未被漢人入墾下,江士學選擇八連溪上游建八連溪庄做為江家根基地,並從事稻穗及茶的種植,到了江士學第三代後裔江懷品時,江家的田野工作不斷闊張,農產收穫年年增加,於是便在淡水往石門的古道上八連溪北岸以及到大屯山竹子湖古道的交會點上創設一間雜貨舖“茂興店”從事農具,日用品,農產種子買賣,目前三芝也以江姓人口最多,在福建人的口中,汀州府屬閩西客家人,但因受泉州人影響,他們祭拜的是媽祖,並非傳統客家祭拜的三山國王,江氏後裔在陳厝坑溪,新庄子溪交會點水口處設置一“公王廟”,廟裡供奉的是最早來三芝的祖先。公王廟原本是一座小廟,民國八十二年經江氏後裔及地方人仕出資重新建廟,廟後是一凸起的沙丘,日據時日本考古學家西東議重就在沙丘上發現史前遺物,但以客家人來講這沙丘叫覆鼎是紀念開台祖先而做的.

三芝鄉在清代前為凱達格蘭平埔族小雞籠社群社聚落,初期漢民並以小雞籠稱之,清朝時期清廷在北部地區設三堡駐兵防域盜匪作亂,士林為一堡,淡水為二堡,小雞籠為三堡,時稱芝蘭三堡,日據大正元年改台北州淡水郡三芝庄,三芝庄行政劃分,舊小基隆,新小基隆,北新庄仔,土地公埔,錫板,之地名,光復後三芝庄改為三芝鄉。

據文獻記載,從清康熙二十二年就有泉州府同安縣,汀州府永定縣人仕來此開墾,初期農耕均以茶,稻穗,橘柑,甘薯,蔬菜為主,其種子均由福建原鄉攜帶來此播種,而一般家舍旁也都會養殖,,,鴨等家畜為副業,乾隆末年時三芝開發大致已呈飽和穩定狀態,稻米是泉州人的主食,其開拓的地點以溪畔引  翩翩逸姿的菜公坑溪瀑布                      

      

水便利與平坦丘陵地為主,汀州人則大部份以種茶為業,他們種植安溪茶,清代喝茶是一種高級享受,三芝鄉境溪水清醇甘甜地質乾淨,種植出優質的茶葉與稻米,日據時就流行喝三芝茶吃要三芝米的美譽,

光緒年間;茶業已是三芝的主要經濟來源,昔日烘焙茶葉需大量的木炭來當火種,亦是家家戶戶必備的薪火,所以在三芝開墾穩定初期就有聚落人在菜公坑山,烘爐山及小觀音山北麓山腰佔墾種植大量的相思樹與杉木,並砌石牆三尺高為地界,這種石砌牆界如今在山區還清楚可見,種植相思樹的墾戶為方便砍伐運輸,便由菜公坑到大屯溪,之間山腰處開闢一條約三尺寬的燒炭路並沿途設置燒炭窯,據筆者訪談以前一位受顧燒炭窯的耆老,他說燒炭窯是私人設置,從開火到熄火大約十五個工作天,為了木炭品質每天二十四小時顧著不能讓它熄火,這個工作都是全家人輪流在做,有的是顧來看窯的,燒炭的行業一直延續到光復初期才逐漸沒落下來,隨然現代人已很少在用木炭,可是當初存留下來的大片相思樹林卻成為三芝鄉特殊美景。

最初三芝鄉境漢先民由海上登陸上岸後,他們循著溪流河岸向上游移動尋找能開墾落地生根的適當地點,在拓荒的過程中也踏出了無數的墾荒道,這些道路如今都已成為古道,筆者在做田野調查時所氂出的古道計有燒炭古道,菜刀崙古道,內柑宅古道,竿尾崙古道,圓山古道,八連古道,木屜寮古道,五腳松古道,稜隔尾古道等除八連古道,稜隔尾古道,二坪頂古道有登山隊踏青尋幽路徑清楚外,其它均已荒蕪,以前因燒炭而闢的燒炭路與燒炭窯遺址是否還存在,它長得怎樣,卻是筆者想要知道及踏查探索的目標

菜公坑燒炭古道初探

民國八十七年的五一勞動節,備妥地圖資料皆同牽手就直接驅車到菜公坑的上蘇厝聚落,根據當地耆老描述,清朝時代從烘爐山到竿尾崙一帶山上都種植相思和杉木,也有人在山上養山羊,山豬,像菜公坑溪也有人種大菁做染料,到了日本時代,日本政府鼓勵大家改種烏杉,烘爐山的北坡.以前也種了很多烏杉,當時還特地在山腰闢了一條運杉仔路,路面鋪上相思的枝幹做枕木,然後將杉仔放在上面,用牛拖到外面馬路上用車運走,杉仔都是被運到日本當建材用的這條路大家都說是木馬路,光復後這些杉仔就被人家砍光光了只剩幾棵比較小的而已,有的是被人偷砍的,現在看到的都是光復後才長出來的雜木林,至於燒炭路那是很早的代誌,路可能隴無去,可能很荒檅喔,在蘇老的指引下我由菜公坑八十八號屋後做燒炭古道探索之旅。

古道起點出現眼前的是一階階石頭鋪成的石階上面還長滿青苔,右邊是廢耕的菜園,左邊是丘稜地闊葉雜木林其中還長著數十棵高大的相思樹,古道兩旁繁密的腎厥與過 溝菜,杜若,闊葉樓梯草,冷清草淹沒了路面研判是很少人走了,循南向小支稜于迴上升來到一處平坦的開闊地,當地人稱此地是坪頂,周遭長著高過人的五節芒,過了坪頂是一段直上的大陡坡,右邊是整排人工植栽的翠綠竹子,左邊灌木林下水鴨腳,姑婆竽泠清草相互爭豔,走在陡坡上只見牽手步伐緩慢氣喘如牛的對我吼叫“走慢一點

 

啦”好不容易登上稜線上,平坦的寬稜走起來舒服多了,步行約十分鐘到了十字形的岔路,旁邊還有一個蓄水池,這個岔路是菜刀崙古道與燒炭路的交會點,看看地圖與高度計這裡是在菜公坑北支稜海拔五百公尺的地方,只見牽手汗流夾背,喝口水休息一會吧,俯視四周林木蒼翠,除了陣陣微風外,杉枝上突然五色鳥唱起了優雅的歌聲劃破了寂靜蒼穹,帶著牽手緩步踏在燒炭窯古道上往東南向走去,路循著等高線緩緩上升,突然牽手拍拍我的肩指著右側一座石砌圓形建築物那是甚麼?”我的眼睛一亮大聲說燒炭窯這是相當興奮的一句話,檢視這座燒炭窯還非常完整砌工精致,砌石上已長青苔與樓梯草,芒草,將整個炭窯覆蓋多虧牽手眼尖要不然就被我錯過了,說個題外話,有人曾問過我一般人稱乎自己的另一半都叫老婆,唯獨你叫另一半是牽手『牽手』一詞來自于平埔族,長輩對於剛結婚後的男女的一種稱謂,意指結婚後兩人牽手走向另一段的人生,牽手共創美滿的家庭,牽手心連心直致白頭偕老,牽手相忍,相容,相互體貼,它是一句很貼確的稱呼,

燒炭窯遺址 荒蕪的燒炭古道現況

     

往前續走沒多久遇一Y字型叉路,,往右會一路陡上百拉卡菜公坑山登山口,一般登山會都稱此段是菜公坑古道,續往前三分鐘抵達菜公坑溪,水量不大溪兩旁林蔭敝天僅透露絲絲陽光,取出毛斤丟向水中手觸溪水冰涼澈骨,仔細觀察溪的兩岸有不同的植被景觀,左岸較有人類活動植被稀疏,右岸植被較密顯得相當蔥翠逢渤朝氣與生機,越過溪是一片大青與一間廢石厝,四周廢耕的梯田已長樹,,仔細尋視從廢石厝旁有一不明顯叉路,往左路徑已隱沒在樓梯草,厥類雜草堆下,往右的那條依稀可辨是順著溪畔往上游去的,牽手問要去看看嗎?好啊『走一段看看是通往那裡的』,在距石厝約十幾公尺的地方發現一座較不完整的燒炭窯,周遭已被邢棘莿藤,菝契圍繞,窯基 已長出小樹,揮舞山刀清除莿藤拍照後往上續走,路徑潮濕高大的樹幹上掛著數叢翠綠莛菝的山蘇,姑婆竽 ,木芋麻,水麻觀音座蓮,山坡邊台灣山菊,秋海棠,華八仙綻放開滿潔白的花朵隨風搖曳迎接著我們,愈往上走路徑愈難行而樓梯草繁密叢生樓梯草為陰濕性植物在北台灣的低海拔地都有它遍佈的縱跡,其超強的繁殖力不輸咸豐草,在其地盤內很難見到其它植物生長,出刀邊走邊清道,遠處嘩啦嘩啦潺潺流水聲愈來愈接近,不一會來到溪邊,迎面是一處輕盈飄逸,芙蓉脫俗殷姿秀麗猶如少女鬱鬱飛舞般的瀑布,瀑布水量不大,由上往下衝入深潭的水花產生冰涼氣流 吹得舒暢清爽,氤氳的清新空氣中漩起一層霧氣讓人心曠神怡,在芸芸眾生煩雜瑣事中這小小的瀑布大慨是修息養性洗練心靈的好地方,從瀑布旁岩壁上攀瀑頂景致秀麗數十棵的山蘇長了不少的幼芽引誘牽手前去採擇,略看地圖循溪畔小徑往前走去不就是大屯山步道入口的停車場嗎?看錶已是早上十一點,退回到廢石厝往左叉路,路徑荒煙蔓草刺藤盤據雜草叢生,再次揮刀砍簾清除路障,這裡荒蠻人跡罕至造就了豐富的植物生態植被八角蓮,玉竹,金狗毛,蘊育著逢勃生機屈壯成長,突然聽到牽手唉叫一聲,回頭望見牽手被一有刺蔓藤絆倒,蔓藤靠地根徑有一個彷如地瓜般的黑色塊根,牽手問那是甚麼,我回答它叫『薯榔』順手用刀 切開塊根呈現橘黃肉質,它是早期民間染紗的原料有橘,紫兩種顏色,其株幹呈圓型長有尖刺堅刃難砍,在陽明山區,薯榔,刺莓,高粱泡,刺蔥,懸鉤子,三葉五加是常見的難纏植物,經過一陣揮刀斬棘刀起刀落終登上竹子山西峰西北稜約海拔五百五十公尺的平緩支稜上,古道于此呈十字分岔,以前所開三尺寬的燒炭路於此呈現不很清楚路跡,往右循稜登西峰頂,直行或左切都是可以抵龜仔山三板橋及大屯溪古道,此地翠林萋萋,幽靜中帶點荒涼,遙想昔日的顧窯人及挑夫在山林間交替奔跑的景像在時空背景移轉下也逐漸淡忘在人們記憶裡成為過往雲煙,看錶已是正午時刻於此稍做休息吃午餐,餐畢後整裝出發時陣陣濃霧吹襲山嵐一霎間披上一層霧衣,氤隱迷朦仿如仙境,我兩踩直行路線走去,這一條路是依著石砌界牆旁緩坡下降,愈往下降路跡    愈不明顯,最後隱沒在密實的樓梯草與冷清草中取出地圖尋找能切下溪谷的近路,無意間發現了兩棵稀有珍貴植物,山肉桂與中葯王“十大功勞”竹子山與菜公坑山脈北坡經常迷霧遼繞,地被潮 ,雖然目前所見都是光復後的再生林,在登山客與採药人未踏足下大自然循環培育茗芽中一些本島即將絕跡特有植物能重現生機這是另人欣慰的一件事,中午一點三十分下至菜公坑分叉支流溪,溪谷深坳乾境無水,是一條時雨溪,山澗幽谷景觀秀麗,美景當前休息拍照是登山者的一種另類享受,此條溪谷原本淺淺的納莉颱風侵襲沖唰下大量土石流至下游,而搭建在溪谷上的燒炭石板橋已被沖毀不見縱影,二點時背上背包越過溪溝接上對岸不明小徑,小徑沿岸邊依等高線緩降,沿路山肴野蔌弄得牽手忙得不亦樂乎回家又有山珍野菜大飽口福了,“老公”快來看這裡又有兩個燒炭窯,我急速的走過去,那是兩個石頭

石砌界牆是墾地的分界 燒炭路上遍生的八角蓮

          石砌界牆                                    遍生的八角蓮 

砌成方型的凹池,我對牽手說這不是燒炭窯而是大菁染料池,牽手似懂非懂“哦”一聲便獨自衝向前快步走去,我大聲喊別走那麼快等一下迷路了,約二點三十分穿過一片箭竹林後踏在一條往溪底鋪成的石階路上,順石級下至溪邊高地平坦處,是人工整修的平台,四周花木扶梳,景色秀麗,環境清優,猶如一座花園,旁邊靠溪處有一間小屋,屋前小橋流水,嵐風徐徐吹來舒暢無比,炎炎夏日這兒是避暑聖地,

       

        菜公坑溪畔的楊家小屋                        

卸下背包正想休息片刻,從屋後走出一位四十餘歲的中年人,急忙上前打招呼,中年人微笑中帶點訝異的問,『你們是來爬山的,剛才我就看到你們從上面走下來,我在這已二十幾年都不知上面有路呢,你們是從那裏走到這的』,我回答:『以前從菜公坑上蘇厝後山腰到大屯溪之間闢一條燒炭路我們是順燒炭路來的』,一陣閒聊原來主人姓楊,小屋後面原是住家,住家後是水稻田,納莉颱風來襲,水稻田被土石流淹埋住家被沖走,颱風後般到淡水居住,小屋後來再蓋的,這裡已成為休假時偶而回來渡假的地方,牽手示意已三點多該繼續上路,揮別楊家主人回到石階上往北向續行,由指北針測量得知古道正微偏東行與菜公坑溪漸行漸遠,左邊也出現視野遼闊的梯田,梯田上白蘿菠花滿地盛開,蔚為花海奇觀,約三點三十分踏上竹子山西北稜尾端海拔四百公尺的稜線上,循稜續走緩坡下降五十公尺後古道轉偏東南向微微上升,在海拔四百五十公尺的地方與大屯溪古道交會,由西北稜至大屯溪步呈約二十分退回至稜尾下方的水泥產業道,道路旁可俯覽`風景倚麗海岸風光及阡陌梯田景觀,順著水泥路走下去在靠溪處是水泥路盡頭做一個平台,很吶悶的是此一小段水泥路兩端並無出入口,離開平台越溪穿過一小段箭竹林就接柏油路下至三板橋,因時間已晚與牽手快步 奔向早上來時停放車子的地方,我與牽手相視而笑,問牽手累不累,牽手搖頭說不累菜公坑燒炭古道的探勘過程雖然辛苦,但也釐出古道整段的輪廓,燒炭路是人文歷史古道,沿途的燒炭遺址,記載著此地住民為生計勤奮的一頁,燒炭路是一條人跡罕至的秘境,也是陽明後山的一片淨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古道遊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